


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217巷內的這家涼麵專門店,在過去的十年來,未曾間斷播放爵士樂,高先生說,這張是十年前的,現在有新的版本,我說,讓我拍張照片好嗎?他笑了,露出潔白的牙齒,彷彿我不是第一個問的人,我也笑了,感謝他讓這空氣融入奇妙的香料,讓我在油豆腐、大辣、和味增湯的味覺當中,混入Diana Krall的聲波,就是這麼自然的給聽完,毫不做作與生硬,若說是什麼讓這家原本在屋簷下一個小鍋作起來的涼麵攤,變成今天在寬敞的東區店面專門店,我會說,是[爵士樂].....你說呢?
the sound from my left ear keeps reaching far and far away. it looks like there might be a moment of returning when it feels like it - 那左側的聲音呵~ 忍著越來越遠的旅程! 你應該會遇到一個會想家的點吧, 或者根本就....
“音樂活動與遊戲”及“音樂遊戲與玩具”研習營
Workshop on “Music activities as games and Musical games & toys”
MIT媒體實驗室 Barry Vercoe教授
MIT媒體實驗室研究助理員 Anita Lillie
MIT媒體實驗室研究助理員 李務熙
時 間:
地 點:工研院中興院區51館
對 象:工研院院內相關研究同仁及NC會員夥伴。
主 辦:工研院創意中心
報名窗口: 黃筱婷 小姐 信箱:niki.Huang@itri.org.tw 電話:03-5912561
(請將填妥之報名表mail至黃小姐信箱;
演講形式:本演講全程使用英文。
研習營簡介:
想要探究如何設計音樂遊戲及玩具嗎?想知道理論家及研究人員如何理解音樂活動與玩遊戲之間的關連性嗎?想針對您的音樂產品開發與研究上的需求來探索音樂活動在遊戲層面上的本質嗎?在這個研習營中我們將探索音樂活動及音樂遊戲之當下理論及數個開發的例子;並從實際活動中去體驗音樂活動與電腦遊戲間的相互關係。另外,在舉出的數個開發的例子中,將包括現在世界上非常受到歡迎的Guitar Hero電腦遊戲。
Want to explore how to make musical games and toys? Wonder how researchers and theorists look a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musical activities and playing games? Want to explore together the nature of musical activities for your products and research? Here we will look at several current theories and development in musical activities and musical games, including the very popular Guitar Hero game.
講師簡介:
Barry Vercoe教授
http://www.media.mit.edu/~bv
Barry Vercoe帶領媒體實驗室Music, Mind and Machine群組,他至今已開發出“structured audio technology”能夠在D頻寬的網路下傳輸極度複雜且高品質的數位音訊,而不喪失任何音質。此科技在數年前已被納入MPEG-4,是世界當今第一個聲音合成的國際標準。Vercoe被推崇為以電腦聲音處理為主的年輕作曲家世代的導師,他開創合成音樂的創作,開發了Csound此軟體合成的電腦語言,他為合成音樂的創作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途徑,在加入MIT之前,Vercoe曾執教於Oberlin College Conservatory和Yale School of Music,他擁有作曲博士的頭銜。
我們在頂塗溝的廟前面,對著神明演奏兩個月來的成果,團員們很害羞也很堅決的把排演了不知多少遍的曲目演奏了一遍,那時我和新港的嬉班子已經遊街走了兩公里的路,身上的汗水應該是被南部的夠力太陽逼到一滴不剩吧,這十位長輩認真而聽話的,一邊打,一邊喊叫,戴著他們自己畫的帽子,打著明鈺他們幫忙畫的鼓,很想笑出來的表情和直不起來的腰,我那已經腫脹的雙手,再次振奮,迎戰這歷史性的一刻......
我.....一個自認為是西非曼丁人後代的台灣人,在塗溝的廟前,跟著住在當地加起來超過七百年的十位長老級的鼓手,打起Kassa,這個曼丁族為農人耕作所譜寫的節奏,這到底是非洲的大膽用色融入台灣農村的風景,亦或是西非鼓手背叛自己純粹的地域文化呢?我被漫天而來的問號困在肉身當中,強自打起精神,告訴自己,至少我沒有說這是我發明的打法,這可是來自非洲大地的音樂啊,神明應該是笑著看著我的元神在那裡一下子黑人一下子台灣人六神無主地大哭吧...
八月初,我靠著路竹、新港、台中、和台北的非洲鼓友幫忙,把曼丁族的文化大使Mamady Keita請到台灣來,在台南和台北各辦了一場歷史性的講座,這是台灣的第一次,而Mamady老師更是世界各地爭相邀請的曼丁鼓樂之神,我們何其有幸的凝聚了這麼多朋友,辦成了這個講座,但最後送走老師之後的強烈失落感襲來,我不願意再打金貝鼓,或者再自稱為是個Djembefola(打金貝鼓的樂手),並且把我們六位朋友一起撐起來的樂團"西非部落"給解散掉。
“為了什麼?”
我這樣問自己,為了什麼去打非洲鼓?如果不是為了爽,為了愛現,那難道是為了傾慕於曼丁文化嗎?結果一位一生一定要見到的大師來到台灣,我們卻因為連伴奏都打不好而僵在現場,那麼什麼藉口都會現出原形的,什麼原形?
我是個台灣人,我永遠也不是非洲人,我不認識台灣的音樂,卻也打不齊非洲的音樂,十足是個草包!
而我自認為是台灣人的認知,在布袋被北管打敗,我自認為是非洲人的驕傲,在塗溝被長輩們識破,甚至我自以為是個聲音藝術家的幻覺,也在大埔被雨後深夜的大隊蛙聲給戳破...
我..... 到底是誰?
七月的某一天,一位客戶來電,他說,已經做了n次修改的配樂,要再次做更動,那時吳瑪琍老師剛邀請我去大埔鄉看了當地的樣貌,也去了民雄參加說明會,塗溝的呂村長以及布袋的慶合軒黃團長,熱切的希望我加入當地的生活,我以聲音藝術家的身分去體驗大埔,以西非音樂的金貝(Djembe)鼓手身分去參予布袋和塗溝,好像把自己的多重身份一次用完似的。
那天我剛從塗溝上完第一次課程,第一次見面的十幾位長輩,竟然就開始左右右左的打起鼓來,說是鼓其實還不是,我們只是先用手在桌面上比劃了一下,大家一直喊著手很痛,嘿嘿,那是到第三次聚會練習,村長才把好不容易騙到手的深藍色農藥桶搬來,我們於是有了鼓。
我不知哪裡來的勇氣,跟客戶說,算了吧,如果改了三次還是不滿意,你去找別人吧,合約退給我,當作沒發生,我還想留點時間給嘉義平原上的夕陽,沒空跟你瞎扯,電話那端傳來不可置信的"真的嗎?你確定要這樣做嗎?"的神情,我忍住笑,很認真的說,對不起,我很忙,要去嘉義,祝福你。
大埔是一場淒美的誤會,因為我以為自己是藝術家,應該表現的像個藝術家,於是我去收音,去體驗山和水,去吃鹹到不行的自助餐,跟小黑蚊奮戰,爬到山上去俯瞰大埔,我任性的在大埔美館二樓設立了錄音室,帶了器材和助理去收陳連興老先生在豬舍演唱的四句聯,我們寫歌,我們remix,我們自以為是的創作自己受到的感動,讓自己的天線全開,將體內的神經擰成一個變壓器,線圈的那頭是大埔的input,而這頭卻是電腦裡每個聲音的位元,我幾乎是封閉式的工作,飛快的工作,然後做完,把結論宣告"我們歌寫好了",然後finish,逃離那個一輩子也不可能住在那裡的美妙風景,I mean,我需要7-11,我需要冷氣,我需要簡單乾淨的飲食,還有一張簡樸的床,當然這也是長期放任自己過生活的壞習慣,於是我宣告自己作完了,並公佈在網的網站http://www.monbaza.com/,不溝通,不修改,把我自認為是藝術的那一套演了一遍,全鄉認不出超過十位居民,我只是覺得這是我自己的方式,並且完成了,但我輸了,其實。
而塗溝,是個美夢,我不願意醒來,每個禮拜被阿嬤點名遲到的感覺,讓我像是個小學生,然後我在自己心儀的文化裡,教給他們台灣式的非洲鼓,從Kuku開始,我們一起摸索了節奏的原貌,如果大家打不來,那這個一定不是我們的歌,所以我們轉到Hip-Hop去玩,大家一樣皺眉頭,第四周之後,有一個靈感出現,"ㄝ,我們來打這個好不好 - 都督搭搭都督搭(休止)",當時好像有到閃電從我的手上打到十位老人家的心坎裡,"吼! 老蘇,這個好聽拉",我知道自己挖到金礦了,"機雷卡吼怕啦(這個比較好打啦)",我當然知道阿,這個是很混的節奏,我們一開始喜歡鼓也是自己亂摸亂打,也打過類似這種爛拍子,但是我錯了,這不是爛拍子,這是最能讓塗溝的阿公阿嬤接受的音樂。
於是我好像開竅了,因為結構簡單,我只要讓大家經常練習,接受這樣的感覺,這樣就可以加入原有Kassa的伴奏,使得演出又有台灣味,又沒有失去非洲的感覺,而這.....不就是Fusion嗎?
想到這裡,我觸電般的跳了起來,滿心感激的感謝起西非的祖先和我的祖先,在這樣的安排之下,開啟了我的智慧(雖然還是很笨),這種電流,在去到布袋之後,再度襲擊我的背脊!而且電壓超過百倍!!
很老實的對黃團長說,抱歉,我今天只有一個人來,非洲人是至少六個人才能形成一團的,
"為什麼?"團長和團員們熱切的問著。
我將整個來龍去脈講了一遍,(詳見"西非部落"網站),並且示範了Kassa的分部:○○△△_*△△ / ○○△△_*△△ //
RLRL LRL RLRL LRL
△__△△_○○ / △__△△_○○ //
R RL RL R RL RL
然後跟著慶和軒的團員們Jam起來,他們每個人以各自鼓樂器與我交流,也試著玩起Djembe,我則以一面慶合軒的立鼓,就著鐵架,打起Kassa的Dunun聲部來唱和,團長一面指示團員們進行交流,同時也開始講起自己在北管曲譜的整理,以及經營子弟戲團的甘苦,我聽著聽著就掉下淚來,別過頭去假裝摳摳弄弄掩蓋著複雜的情緒,因為這輩子到現在,才真的聽到台灣的音樂,聽到一個台灣樂團的經營,他們才是獨立樂團的典範,@#$%^&*的!
玩Band的都市孩子阿,你要怎麼才能感受到,在夜裡的水車聲當中,嗩吶傳來的土地的力量? 那祖先的智慧,要你演練武術,為了保衛家園而儲備體力,為了抒發情感而有各式戲碼唱曲,你有什麼愁的呢?老祖先早就愁完了,你只要照著演一遍,就都承接下來了,哪來的Rock'n'Roll阿?我們怎麼會傻到吃著麥當勞、留著長髮、唱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然後喝下一大罐啤酒,說我們是老搖滾?
這真是他X的笨到可惜,因為台灣自己的音樂,早就被寫好了,只是我們忘了,以為藏在遠方罷...
(科學小飛俠總是在夕陽下向遠方奔去,天知道幹麻搞的這麼悲情)
該感謝誰呢?我這個豪華而自卑並錯亂的暑假?
感謝老祖先們,黑人和台灣的...感謝嘉義縣的文化局,你們是天國派來的善心惡魔...
感謝數位內容學院,你們講義氣的把我的課排開...
感謝大埔的翁媽,你的笑容讓我有對抗小黑蚊的勇氣...
感謝塗溝的羅詩淵羅江勉夫婦、呂榮輝李富美夫婦、江明正、沈敏子、柯張甜、呂張胎、朱瑞仁、和邱金松,你們以加起來將近八百歲的智慧,聽我胡扯,給我力量,我每次點名都像是小學老師般的快樂...
感謝民雄和大埔工作站的大大小小,你們是我的護法...
這次…又被我爽到了…
不好意思喔… 喝喝
Monbaza(張耘之)半夜不睡覺邊看著平成狸合戰邊寫下這些文字
Ps. 請用空白字元代換掉上面所有的”我”,感謝!
媒體分析公司Screen Digest統計的全球遊戲軟體產業,在過去的兩年之內下滑了 15億英鎊。
但是年輕的朋友們卻摩拳擦掌的想加入像是Gears of War和Grand Theft Auto這些景點的A級遊戲的下個世代,大學裡提供了超過250種電腦遊戲開發的課程,這些課程是通往這些經典遊戲最佳途徑嗎?
[請看]
富士通, 全球硬碟技術領導品牌, 於今日發表了具奈米孔排列紋路之碟片 (Alumina nanohole patterned media). 富士通是世界第一個成功地運用磁頭飛行在奈米孔排列紋路之2.5”碟片上進行基本讀寫資料 .
於今年2007年的一月, 富士通宣佈了一項 Terabit/in2 技術, 對於未來2.5”硬碟機容量的擴充有突破性進展. 當時, 主要是提出單軸對齊以間距25奈米的奈米孔排列紋路的碟片, 以達年Terabit/in2的記錄密度. 而現在, 富士通建立創新的製造過程, 成功地將每個獨立的位元記錄在奈米孔排列紋路之碟片, 而且達成將磁頭飛行在旋轉的磁片上,並且能對每一個奈米孔作基本的讀寫. 具奈米孔紋路的碟片是利用現有加熱技術,以奈米平板壓印、陽性氧化物和鈷電極形成100奈米間距密度的奈米孔紋路碟片, 適合於現階段垂直磁記錄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 (PMR) technology 技術, 更可將此PMR技術發揮的淋漓盡致. 富士通美國分公司 副總經理David James表示, 這項技術成就對於硬碟產業有重要的進展, 而且鞏固富士通在Terabit/in2 研究上的領導地位. 富士通是第一家公司展示了磁頭飛行在旋轉的磁片上,能對每一個奈米孔作基本的讀寫. 隨著市場對於高容量硬碟機的需求持續提高, 特別是在小尺寸的2.5”硬碟機上. Terabit/in2 的儲存密度將使內建二個碟片的2.5寸硬碟的容量達到1.2TB成真 我們期望這項技術的突破對於目前IT和消費性應用的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動. 這項成就已出版於7月份卓越科技術學報網上版本.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ume 91 Issue 2, July 9th 2007.” 相關網址前言:
從2005年,雖然不是前無古人,但是SONY公司推出第一支以音樂為主打功能的手機並成功大賣之後,手機在音效的處理上逐漸受廠商重視,各家手機也都前仆後繼的加入更進階的音樂播放功能,並且在音效處理、聲音播放方面進行改革,意圖抓住玩家的耳朵。 隨著更多的媒體功能被加入到手機之中,如何在更精簡的硬體架構中,創造出更完美的聽覺感受,在手機所使用的編碼技術與硬體元件的選用,就成了關鍵所在。雖然手機最主要的功能—語音通訊中,我們依然可以使用單聲道、較低解析度的聲音品質,但是影片播放、音樂欣賞這兩個越區主流的手機功能,則是需要高品質的身歷聲環境。而雖然這種兩音效的串流來自不同的功能模組,但基本上,使用者都是透過同一個耳機來接收這些聲音效息,因此要這兩者之間就必須達到合作無間的地步。
see more不過 Ableton裡的VST(and i) 卻不能在Slave底下正常運作
惆悵阿...
有一天 Digi那些人應該會懂我們百姓的需要吧!
加油阿... Protools! 你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阿.....
Ethnic musical instruments should be forced to be regulated by "Sampling Plus"
Monbaza (張耘之)
Eth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ethnic music. The vendors of electronic instruments represent the sound of an instrument through sampling and recording techniques, which can help a musician do music arrangement and compose traditional or cross-over music. Such use of electronic instruments is quite innovative. Yet in the case of sampling rare ethnic music instrument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cultural assets that belong to mankind and of archiving and application, proper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The purpose is to allow musicians who need to access and use these sounds to create works on the condition of non-commercial use, regulat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Noncommercial Sampling Plus" license. By doing so, these sounds of the ethnic musical instruments can continue to be appreciated by people at our time.
民族樂器之於民族音樂, 是一個必然, 電子樂器的廠商以錄音和Sample的技術來重現樂器的樂音, 讓音樂家可以以此進行編曲 , 並創作出傳統或有別於傳統的跨界音樂, 是讓人耳目一新的使用, 然而對於稀有的民族樂器Sample, 基於保護人類文化資產, 與典藏與應用, 應當加以管理, 其目的是, 在保存之後, 能讓需要接觸並使用的音樂家, 可以應用此音色進行創作, 並在無商業應用的前提之下, 以 cc的sampling plus 加以規範, 如此可以推廣這個音色在現今的文明中得以讓人欣賞.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nc-sampling+/1.0/tw/legalcode
- 音樂與音效設計 - 2
part 1:族群意象與音樂製作
part 2:環境音效與時尚Lounge電子音樂
part 3:電子音樂文化族群的意象課程網站:http://dcc.ndhu.edu.tw/trans/monbaza/teach_ndhu.htm
[日本: 沖繩、愛奴] 收集這兩個地區居民在網站傳播裡的意象
[日本: 沖繩、愛奴] 使用Propellerheads 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平台
[澳洲:毛利族] 毛利族的傳播意象收集與討論
[澳洲:毛利族] 使用Propellerheads 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平台
[非洲:曼丁族] 曼丁族的傳播意象收集與討論
[非洲:曼丁族] 使用Propellerheads 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平台
[亞洲:印尼] 印尼人的傳播意象收集與討論
[亞洲:印尼] 使用Propellerheads 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平台
[亞洲:吐瓦] 吐瓦人的傳播意象收集與討論
[亞洲:吐瓦] 使用Propellerheads 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平台
[南美洲:巴西] 巴西人的傳播意象收集與討論
[南美洲:巴西] 使用Propellerheads 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平台
[燒烤店再襲] 店內聲音的實地收集與聽覺空間重現、聲音的味覺聯想探討
[燒烤店交響曲] 以串燒店內的聲音作為肢解的依據、入味於時尚Lounge電子音樂
[北美洲:美國] 以Hip-Hop的西班牙裔、非洲裔美國人作為意象及音樂之探討
[北美洲:美國] 結合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
[迷幻電音Techno Trance] 以Ibiza 倫敦 泰國 日本等四地之電音族群之意象作為探討
[迷幻電音Techno Trance] 結合Reason作為族群風味編曲的製作
支援單位:sound sample by 飛天膠囊日本旅遊局 澳洲旅遊局 幾內亞商辦處 巴西旅遊局 印尼旅遊局 秋吉串燒店 泰國旅遊局 英國商辦處